《未来之路》读后感

1997年,我在某个杂志还是报纸上读到一篇文章,讨论新时代我们需要保尔柯察金式的英雄还是比尔盖茨式的英雄。我当时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以我知道保尔柯察金是个虚构的人物,我想当然地以为比尔盖茨也是某个小说中虚构的。后来才知道他发明了Windows操作系统——就是那个我玩扫雷游戏时使用的系统。

那时候我们使用的Windows系统得在开机之后在黑色屏幕上的命令提示符下输入“windows”,并按回车才能进入系统。可惜年少的我当时只顾贪玩,没有能够早早地为自己打开那扇“窗”。一直到2021年,我在图书馆里四处浏览的时候才发现,比尔盖茨在1995年出版了一本名为《未来之路》的书。这本书对信息时代做了全面的构思和创想。

假如我在1997年时读这本书,我相信那时的我没准会认为这是一本虚构的小说——就像我最初认为此书的作者是个虚构人物一样。但是现在的我读了这本书之后,心底产生的是由衷的敬佩。我简直可以说比尔盖茨是一个预言家,他在20多年前的预言现在几乎完全实现了!

在《未来之路》里,比尔盖茨预言了未来的信息社会。当下的几乎所有互联网应用,在这本书里都能够找到比尔盖茨为它们制定的原型。我们可以随便举几个例子:

  1. 如果您的孩子需要零花钱,您可以从电脑钱包中给他转账5美元。此外,当您驾车驶过机场大门时,电脑钱包将会与机场购票系统连接,检验您是否购买了机票。
  2. 可以亲自进入地图之中,方便地找到每一条街道或每一座建筑。
  3. 如果您计划购买一台冰箱,您将不用再听哪些喋喋不休地推销员唠叨,因为电子公告板上有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评价信息。
  4. 未来您可以选择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而不是被动地等着电视台播放。

上述几个例子,是不是让我们一下子就想到了:支付宝/微信、高德/百度地图、京东/淘宝、优酷/B站等。当然还有其它很多的例子,想一探究竟的人可以去读一读这本预言书。在此不做一一列举。

《未来之路》中有一句话:“如果我说的话后来被验证了,则有人会认为那本来就是显而易见的东西;但如果我说错了,则他们就会认为我的话是多么滑稽可笑。”还好,比尔盖茨都说对了。而我在读书的时候确实觉得:这不就是把所有能够用到信息的地方梳理出来么?真是显而易见,我也做得到。但是合上书本,仔细回味一下,就能发现比尔盖茨的不简单。如此全面而丰富的构思,使用简洁的逻辑进行证明,单单上述两点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作者在书中的最后写到:“我们如何塑造未来?”我认为要相信未来,畅想未来,并用最简洁的逻辑明确方向,最后坚定地去创造。

科技论文的撰写步骤

看到这个题目,有同学会觉得很奇怪:我们平时写文章不都是从上往下写的么?科技论文竟然还能从中间开始写作不成?

虽然我也希望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完成论文。但就我的个人经验而言,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我写论文的时候总是一章一节慢慢磨,最后才能成稿。在我看来,科技论文的写作呈现模块化的特征。

之所以科技论文能够模块化写作,主要原因在于科技论文一般篇幅较长。常见的期刊论文多为8-20页,如果是学位论文则多达几十上百页。如果是使用母语写作那还好,一旦使用外语写作,则难度倍增。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首先撰写论文的提纲,理清论文的结构和逻辑关系,然后再动笔。正因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在提纲上已经得到了明确,因此在撰写过程中可以分步撰写,甚至可以把写作工作分解成多人共同撰写。

科技论文的正文结构一般是AIMRaDC,即Abstract,Introduction,Methods,Results,and, Discussion,Conclusions这样的顺序结构。但是,这是读者阅读论文的顺序。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必要按照上述顺序来进行写作。而且,在事实上,首当其冲的Abstract部分往往是最后才写的。

通过上一篇博文我们知道,科技论文一般呈现葫芦形的结构,其结构的核心在于葫芦的腰部:Results部分。论文的重点也在Results部分,其余的所有章节都和Results部分有着密切关联。因此,我建议写作应该从最核心的部分开始撰写。这样,就不至于我们好不容易写完了前面的部分,却发现最后的结果部分需要有所改动。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前写过的内容全部都要重新写过。 科技论文的一大特性就在于,它需要多次修改和凝练,才能得到最终的成稿。因此,首先将Results部分确定下来,能够大大提高我们的效率。否则,论文容易陷入无休止的修改中。

Results部分对于论文来说非常重要,不过有趣的是,Results部分其实在写论文之前就完成得差不多了——因为对于科技论文来说,写论文是对之前科研工作的总结。因此,在动笔写论文之前,科研工作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Results部分正是用于呈现我们得科研工作的。所以我说,在动笔之前,Results部分其实已经写得差不多了。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完成了科研工作,只是给Results部分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如何把这些素材进行归类、裁剪和处理才是重头戏。本文的重点在于论文写作的步骤,因此关于Results部分该如何撰写,我们未来再说。

为了提高写作的效率,同时,也为了加强论文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对于论文的各章节,我建议的撰写步骤如下:

首先撰写Results部分;

其次,撰写Discussion部分

第三,撰写Methods部分和Conclusions部分;

第四,撰写Introduction部分;

最后,撰写Abstract部分。

确定了上述写作步骤之后,在动笔时,我们也有一些小技巧可以使用。写作时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 分块写作。即在我们撰写好的论文提纲上,按照上述步骤一块一块以此分块完成。而且,由于是分块完成,我们也可以通过几位共同作者的协作,每个人分担一部分来写作。

2. 快速写作,迅速完成论文的草稿。

在快速写作中,不要考虑语法,也不要考虑拼写,只考虑把论文迅速地完成。哪怕有些引用的数据不太确定,有些表达不太完美,都不要紧。在这个阶段,我们考虑的首要因素是迅速地完成草稿。就好像一个画素描的画家首先在白纸上打下草稿一样,此时,并不需要对细节进行雕琢。

3. 逐步修改和润色。此时,画家可以在草稿的基础上进行精雕细琢了。我们的策略也一样,我们可以对草稿进行修改,最终得到成稿。

通过上述策略,我们能够高效地完成科技论文的撰写。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论文的雕琢上。

科技论文的一般结构

一篇科技论文,会包括如下的内容:标题、作者信息、作者单位信息、关键词、正文部分、参考文献、致谢等。

标题一般采用描述性语句,偶尔也会有采用疑问句的标题,但比较少见。标题是在撰写论文的最开始就拟定的。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标题可以根据写作进程进行一定的修改。标题应当准确地表达论文的主题,以及研究获得的新成果。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写作的方向与最初的计划有所偏差,最终论文成型后,标题也应当进行相应的改变。

标题不宜过长。许多期刊都有标题字数限制。在标题中,不要使用缩写——使用缩写有碍于关键词搜索。而且,目前常用的缩写可能50年后就不再流行,那时的作者就搞不清楚缩写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在撰写论文时,就应当认为它在未来也会具有重要的价值,该论文有可能在未来还会被许多科研工作者所引用。

论文的作者是对本论文具有直接贡献的那些人,包括:研究策划、执行、结果分析等。在西方,一般来说项目经理、指导老师并不默认为作者,除非他们参与了部分论文工作。

关键词一般为3-5个,其作用是为了方便检索。

参考文献一般十几篇到几十篇不等,由论文引用文献数目的多寡决定。

致谢是表达作者的谢意。作者名单中一般不包括单纯提供技术支持的人。例如,根据特定的图纸搭建设备的技术人员,或提供标准测试的测试人员。他们的贡献可以在论文的“致谢”章节中提及。在“致谢”章节,应当感谢的还包括研究经费来源、提供设备的兄弟单位,以及给出建议的科研伙伴等。

科技论文的正文是最主要的内容。传统结构如幻灯片所示。依次为:摘要、简介、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和结论。摘要对全文进行总体性的介绍。其余的每一个章节都回答了一个基本的问题: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结果是什么?

简介章节需要撰写:问题是什么?

研究方法章节需要撰写:我们是如何做的。

研究结果章节需要撰写:我们做了什么?

讨论章节对结果进行讨论,回答:那有怎样?

最终,结论章节回答本文所研究的问题答案是什么。

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以把这几部分内容的英文首字母连起来,论文的结构就可以表示为:AIMRaDC,即: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Materials and methods/Model/Methods
  • Results
  • and
  • Discussion
  • Conclusions

这些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了“AIMRaDC”。需要说明的是,不同领域的论文结构有所差异。本课程主要关注科技类论文。除了综述论文之外,科技论文基本遵循AIMRaDC的结构。

论文的不同部分所占的篇幅是不同的。从各部分所占篇幅角度来说,我认为科技论文的形状大致类似于葫芦的形状。

Abstract,比较短小精悍,像个葫芦嘴。

Introduction部分,一般所占篇幅会比较长,因为在这个部分需要对所研究的背景做一个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介绍,使得不具备专业知识的读者也能够了解研究报告所涉及的问题是什么。Introduction部分需要指出“存在不足”和“研究目的”,将本报告所涉及的研究方向具体化。

Methods部分所占篇幅一般不会很长。一般所采用的方法都是行业内比较熟悉的方法。如果采用了某一种新方法,那需要展开比较多的内容。

Results部分是展示得到的结果,会占一定的篇幅,但主要是通过图片和表格的形式展示的,文字内容所占篇幅一般不会很多。

Methods和Results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内容,深度挖掘在introduction部分 “存在不足”和“研究目的”中提出的研究问题。

Discussion部分,从本研究得到的研究结果出发,并对本研究的结果进行合理的拓展。一般会占比较大的篇幅。因为需要对得到的结果进行详细的描述,并进行合理外推。

最后是Conclusions,对全文内容做一个总结。把葫芦底最后收口。

科技论文的总体型式即为“广度——深度——广度”结构。这样的一个篇幅结构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葫芦。我们在系葫芦时,会用一根身子系住葫芦的腰部。葫芦形的论文的关键点也在它的腰部——Results部分,是论文的关键点。科技论文的全部内容都是由结果部分所支配的。

由于它是论文的关键。论文的每一部分都应该与结果部分有关联,对于前言Introduction部分,应当紧扣我们所要研究的内容和结果,在广度和深度上开展背景简介。对于Methods部分,我们叙述的是为了获得结果所采取的方法,目的是让我们的结果具有可信度,让读者重复该方法就能得到与我们相同的结果。Discussion章节是对研究结果的讨论。而Conclusions部分则是对研究结果的总结。因此,我们说Results部分是全文的核心,是最重要的部分。

在很多科技论文中,常常遇到Results和Discussions合二为一的情况。此时,章节名称会成为Results and Discussions。

我的建议是,尽量避免将“研究结果”和“讨论”合为一章

特别对于写作新手,更要避免这种情况。“研究结果”章节完全从客观的角度叙述本研究所得到的结果。通过重复作者的研究方法,该结果是可复现的。

“讨论”章节通过分析、解释和推广客观的研究结果,将研究得到的信息转化为知识。除了在某些特殊领域(比如数学科学),“讨论”章节包含一定的主观性。由于认识的差别、掌握信息不同等因素,不同的研究人员对同样的研究结果,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

由于“研究结果”和“讨论”具有本质的差别,因此应当避免合为一章,而是应该分别进行表述。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分辨何为客观结果,何为主观结论。

此外,研究结果的完整性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认识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向读者阐明结果进行分析之前,所有的有效信息都应当提供给读者。

将“研究结果”和“讨论”合为一章有可能会混淆客观结果和结果分析。许多作者在将两章合为一章后都犯了上述错误,并使读者误将分析当成了客观结果。将“研究结果”和“讨论”分为两章,不但有助于读者的阅读,而且有助于作者在撰写两个章节时使用更为恰当的语言。

科研选题

发现并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无论是攻读学位,还是申请项目。我们在开展科学研究之前,都需要认真选题。选题,就是确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向。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具体科技问题。科研选题是整个科研工作中带有方向性的关键决策。撰写科技论文的起始点并不是你拿起笔写下论文的第一个单词,而是在你选题时就已经开始了。能否善于提出问题决定了研究价值的大小,也直接决定了科技论文的成色。

一个好的科研题目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问题本身必须有价值;或者在理论上有提供了新的知识,或者在实践上提供了新的启示。

其次,问题必须具体明确;一个模糊的选题是无法成为一个好的选题的。

第三,问题要有创新性;是有全新的发现,还是在前人基础上有所步进?这都属于创新。

第四,问题要有可行性。问题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和时间?

以上四大特点,简称为价值、明确、创新和可行。是好的选题必备的特点。

我们该如何进行科研选题呢?

一般来说,选题的方法分为如下几种方法:

1. 兴趣导向;

2. 实践导向;

3. 文献导向;

4. 数据导向;

5. 协同导向;

6. 系统导向;

7. 工具导向。

兴趣导向

兴趣导向就是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选择打算开展的研究。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本身就是诞生在人类对于未知的探索欲之上的。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乐此不疲,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不过,在以个人兴趣为导向选择课题时,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刚才提到过的好的科研题目具备的四大特点:价值、明确、创新和可行。

实践导向

这对于做工程的同学来说,是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种方法。我们国家正处于科技大发展的时代,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概念的提出为大家提供了无数的机会,也为大家提出了许多工业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在“价值”、和“创新”这两个层面都是毫无疑问的。同学们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或抽象出科学的原理,或明确出具体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可行性进行基本的判断。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做科学研究的人,必须投身实践,在实践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我认为实践导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文献导向

做研究写论文需要读文献,这是常识,做研究报告,有时被戏称为洋八股。八股文的好处在于它有一个明确的格式。大部分论文的末尾都会有“研究展望”章节。在展望环节往往会提出更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阅读研究展望章节,可以快速找到合适的研究题目。

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好的,因为,一般已发表的论文都满足价值、明确、创新和可行四大要点。如果能解决展望环节提出的新问题,就是一种很好的创新。但是实践起来,有时未必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是因为能解决的问题往往早就已经被解决了,而剩下的在展望当中提到的常常是难以攻克的问题,或工作量很大的问题。此外,科技论文的发表,往往有一定的时间性。作者做完工作距离正式发表见刊,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半载。因此,当你阅读到某一篇论文展望时,或许他在展望中提出的问题已经被解决了。再者,好的文献往往不会留下特别容易解决的好线索,而如果你的思路跟着主流的大牛。可能就忽略了本可以轻易发现的线索。

因此,对于文献导向型,我建议,首先有一个基本的构思和模型,然后再去读文献。如果在文献中阅读到类似的想法,这恰恰证明了你的独立科研能力已经达到了非常优秀的、可以发表优秀期刊的水平,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反馈。如果你的想法和模型与论文中的有细微区别,那更好。你有可能通过此细微区别,做出极有价值的发现。此外,我们在阅读文献中,往往会发现,文献甲和文献乙之间有冲突。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科研工作是在探索未知,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出现相左的判断这是常有的事情。我们可以寻找具有冲突的文献,在冲突中寻找研究的方向。

数据导向

数据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我们在科研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以获取有用的信息,这是一种重要的确定选题的方法。目前,大数据分析开始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如何组织并激活传统科研领域的数据,让这些数据发挥从前未曾注意到的价值,是一种有效的科研途径。此外,数据并不是随处可得的。特别是对于一些独有的数据,对这些数据的解读意义重大。如果我们有独特的数据,就可以尝试从中获得选题——因为专属数据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获得的。对你所获得的专有的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或许可以找到数据背后所蕴藏的重要发现。

协同导向

协同导向指的是同别人进行合作,在合作中寻找独特的方向。也有人称之为学科交叉、交叉融合创新。说的都是一回事。我们可以找许多人进行合作,当与别人进行合作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别人的领域当中有一些老方法,用到我们自己的领域中时,就成为了一种新方法,而这种新方法可以带来很多新的发现。我们的知识也许也能够解决别人的问题,别人的知识或许能够激发我们的思想。特别的,当我们变得优秀时,马太效应会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与我们合作。

系统导向

系统导向指的是采取一种新的视角进行选题。我们所遇到的科研问题基本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某一个问题在某个局部可能是个大问题,但是放大到系统层面上来看,该问题或许可以被其他的手段很轻松就解决了,或者问题干脆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在做科学研究时,我建议需要对科研问题在宏观上进行理解,确定自己所研究的内容属于科研大树上的哪一条枝干,该枝干与其它枝干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这样,我们不但能从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理解我们所做的科研问题,还能够在心中形成宽广的科研格局,未来就具备了解决更大问题的可能性。

工具导向

做科学研究,特别是理工科类的科学研究,实验仪器和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有了新型的研究设备,我们所作的工作有可能突破先前的种种限制。比如,如果我们有了分辨率更高的显微镜,就能看清更精细的结构。用新工具研究老问题,往往在“明确”、“创新”、“可行”等特点上直接就满足了。然而,采用工具导向的方法必须时刻警醒自己不要过分迷恋工具。英语当中有一句俗话叫做,“to the one with the hammer,everything looks like a nail”。就是说,对于那些手里面有锤子的人,任何东西看起来都像个钉子,他都要上去敲两下。我们需要时刻牢记,工具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不是为了研究工具的。把工具用好了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把工具在所有地方都用一边这种简单的想法上。另外,世界上的工具千千万万,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多学各种新工具和新方法,但是学过各种工具和方法之后,一定要放弃,一定要应用某一种方法,来做研究和写论文的执念,真正让工具和方法为我们的科研所用。

以上就是我所建议的寻找课题方向的7种常见方法。

最后一步

有了上述方法,是否就能完全确定题目呢?我觉得还差一点。一般来说,上述方法可以让我们找到不少有待研究的问题,我们应当对这些问题进行判断,最终确定自己的选题。

首先,我们应当对选择的问题进行调研。调研的目的有以下几个:该科技问题的形成历史、现状、进展与未来趋势;该问题在社会实践中的意义和影响,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哪些问题前人已研究或应用过,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我打算研究的问题是否有人已经研究过?研究到什么程度了?是否还有继续研究的必要?

其次,根据调研结果进行选择;我们通过上述调研后,可以筛选出1-2个备选的题目。

第三,对选题进行论证。学生在选题时,往往需要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就是请各位老师和专家对学生拟研究的题目进行论证。

第四,做出决策。经过老师和专家们的论证之后,学生可以最终确定选题。然后准备开始正式的科研工作。

最后做一个补充说明,所谓选题并不是确定最终论文的标题,而是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策划研究的内容。因此,最终论文的题目可以在研究过程中,或者完成了论文之后再做斟酌。

执行规划的方法

《诗经》里有句话,叫“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凡事都有个开始,但大部分人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所以,我在本文中讨论的并不是如何去把规划的内容逐一执行,而是告诉大家如何坚持完成自己的规划。特别是对于3-5年的研究而言,由于时间跨度较长,因此坚持就显得更加重要。

说来惭愧,我反省我自身,确实有很多事情有了个开始,最终没有能够坚持下去。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小时候学书法、学围棋,学了几年后来都放弃了。我们都是常人,做很多事情都会半途而废。而一旦废止了某件事情,往往不愿意去面对该事。这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好丢脸的。不过,借助某些工具和方法,我还是将某些事情坚持了下去。因此从个人的经验出发,我来讲一讲该如何执行我们的研究规划。

几个原则

在讲具体的方法之前,我总结了几点原则,用于帮助我们坚持执行我们的规划:
原则1:养成习惯——一旦养成了某种习惯,执行计划就会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
原则2:制定激励——玩网络游戏为什么会上瘾?就是因为激励的作用;
原则3:劳逸结合——英语有句谚语,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人不是机器,必须得休息。

一些帮助执行规划的工具

在执行规划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一些工具来帮助我们更轻松更科学地完成我们的任务。我在制定和执行规划时,只使用两个工具,一个工具的名字叫做有道云笔记,另一个叫做Kanbanflow。

我在制定年度计划、季度计划和月度计划时会使用有道云笔记。主要原因是我使用有道云笔记来记录我的工作日志。因此,我可以很方便地在有道云笔记上查看我的计划。一旦完成了就可以在相应的任务上打勾,这个过程很有成就感。此外,有道云笔记可以通过手机、电脑软件或者网页登陆,且具备非常优秀的同步功能,我可以在不同的客户端登录我的账号并查看和编辑我的计划。另外,对于中国用户来说,有道云笔记速度很快。唯一的缺点就是界面单调了一些,不想Microsoft Onenote那样可以把页面做得很漂亮。不过,比起Onenote来说,我觉得速度和稳定性是我考虑的更重要的因素,因此在使用了多年Onenote之后,我全面放弃了Onenote转向有道云笔记。

在制定每周计划时,我选用了一款叫做Kanbanflow的网页程序。原本我是在我办公室的白板上写下我的周计划的。后来发现Kanbanflow是一个非常好的白板替代品,因此就使用Kanbanflow。

更重要的是,Kanbanflow还有一个番茄钟的功能。很多人可能觉得,番茄钟不就是一个计时工具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觉得番茄钟毫无作用。因为我自己的专心学习的时间非常长,可以一坐一个多小时高效地工作。但是后来我慢慢发现了番茄钟的好处。对于我来说,番茄钟的最大作用并不在让我专心工作25分钟,而在于记录每天能够有效地工作几个番茄钟。有了这个记录,我就能够对我每天的工作内容进行一个较为准确地评估。经过我的实践表明,我每天真正有效的科研时间大约为6-8个番茄钟,也就是150-200分钟,其它的时间无法做到精神高度集中——更何况有各种各样的杂事,比如开会、填表或者报账之类的。因此,我就知道了如果每天工作6个番茄钟,我就及格了。如果工作了8个,那是非常高效了。这不但能够让我对某件计划开展的工作有一个准确的工作时间预估,更让我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使用番茄工作法之前,我曾经一度忙于各种事务,每天忙得团团转,事情却也没做好,即使回到家中休息时,心里也总被各种事情牵挂着,这导致休息也休息不好,最终又影响了第二天的办事效率。但是有了番茄工作法以后,我只要每天完成了6-8个番茄钟,我回到家中完全可以把手机静音,心安理得地休息。这让我有更多的时间陪伴我的家人,而且我反而休息得更好。

这两个小工具帮助我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因为大部分人最雄心勃勃的时候就是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我用Kanbanflow制定了一周的计划,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坚持使用Kanbanflow完成我的各项任务2周之后,我渐渐习惯了每周制定计划,并严格落实。

这两个小工具也让我对自己有了正面的激励。这并不是说使用Kanbanflow或者有道云笔记这个工具给自己激励,而是通过检查自己每天完成了几个番茄钟之后,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给自己安排别的事情。我很喜欢运动,尤其喜欢踢足球。当我发现一天已经完成了8个番茄钟之后,当天下午5点我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去踢球,而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通过我每天的努力,当我在有道云笔记上把先前制定的季度计划或者年度计划划掉时,此时自我认可度爆棚。相比每天完成番茄钟后的运动,完成自己的计划是一种更强烈的正面激励。

在Kanbanflow上,我每周都会给自己安排1天的空闲时间,这天干什么都可以,但是都不计入我的计划中。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休闲,但是都以让我自己觉得惬意为准。即使是工作,我也不会写道Kanbanflow上。

我不敢说我的方法是最好的。但是至少我的方法是我自己通过实践发现行之有效的。因此把该方法分享给各位读者,希望对你们也能有所帮助。有的读者可能也阅读了我的博客中的《舅舅买的录音机》这篇短文,其实说的也是类似的事情。我们往往需要一个物化的东西来帮助我们养成某种习惯。而我们也会在习惯的养成中磨砺自己的意志品质。大家不一定和我用同样的工具,但我建议大家使用某种物品,只要自己觉得用得顺手合适就行。帮助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最终,时间和岁月会给与我们足够的回馈。

做人当如一团烈火

——读《袁崇焕评传》

《袁崇焕评传》是金庸先生晚期所做,薄薄一本小册子,字句简洁,文风酣畅。书本中的大部分史料都来自《明史 列传一四七》,此外还有大量的旁征博引及史料辨别。

晚明主昏臣聩,党祸泛滥。而那正是袁崇焕所站上的历史舞台。他的出现,犹如一把熊熊烈火,照亮了昏暗的晚明政坛。袁崇焕是万历年间进士,考试成绩很一般,大概三次落第之后,中了三甲进士,之后被派到福建邵武做知县。他的为官应当是很清廉的——这从他死后被抄家而家无余财可以看出。他应当也很受当地人的喜爱——或许他也想不到,他被千刀万剐后,流放到此地的家人受到了当地人的很多优待。在明代历史上,清廉为官,深受爱戴的官员很多。不过袁崇焕和他们不同的是,他面对的是大厦将倾的腐朽王朝的末日,而历史终于把他推向了舞台的中央,那是北风萧瑟的辽东。

女真的兴起以及明朝关外军政的失败,使得当袁崇焕第一次到达关外时,明朝所控制的区域几乎仅剩下山海关。萨尔浒战役留下的心理阴影,使得原本腐朽的明朝军队更是毫无斗志。袁崇焕以一文弱书生,收容逃兵流民,重整关外军民士气,这等气概,不但使当时辽东军民心悦诚服,也让我们这些百年之后阅读这段历史的人也不禁心潮澎湃。

接下来的事情我想略知历史的人都能说出个大概来,三次宁锦大战,袁崇焕大胜敌军,重伤努尔哈赤。而皇太极的反间计却让袁督师成为了阶下囚。他为皇帝尽心尽忠,却被皇帝囚禁治罪。他为保卫北京拼尽全力,亲自披甲上阵而受创多处,最终却被北京市民分食其肉。火光终于消灭在黑暗之中。

袁崇焕的勇气鼓舞了他的部队,他让萨尔浒后吓破了胆的明军终于鼓起勇气,敢于和女真部队一较高下。第三次宁远大战,他的部队就已经有勇气在城外与女真铁骑野战。而保卫北京之战,他的骑兵部队更是在北京城外野战中打败了女真骑兵——这在明末清初的几十年中是仅有的一次明军部队能够在大规模野战中打败女真部队。

袁崇焕的品格影响了他的部下。赵率教,在袁崇焕的影响下,从一个贪生怕死的逃兵变成了与女真兵决战的勇将。就连崇祯皇帝派来的两个太监监军,也能在宁锦大战时登上城楼亲临矢石呐喊助阵。在那个上至皇帝下到臣民唯财是图的社会里,竟然能连太监都能受感化而与女真勇敢作战,这就是人格魅力的感召吧。袁崇焕是一团火,不但点亮了自己,也点亮了他人。

不过他还是死了,被他拼命保卫的皇帝处死了,被北京群情激奋的市民咬死了。在黑暗里,熄灭就是火炬的最终归宿——而黑暗阖当灭亡。

如何撰写开题报告

大部分研究生撰写的第一份正式科研文档应该就是开题报告了。不同的学校、学院乃至不同的课题组对于开题报告的重视程度大相径庭。有的课题组仅仅把开题报告当作一份程序性文件来处理。而有的课题组则非常重视开题报告,甚至会拿出研究生答辩的架势来评价开题报告。

无论你所在的课题组对于开题报告持何种态度,我认为对于一位志在充分磨砺自身科研水平的研究生来说,好好对待开题报告不无益处。我之所以看重开题报告,原因非常简单:开题报告是一个梳理自己未来多年科研规划的重要科研文档,而且还会有许多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起来做审查,并提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何乐而不为呢?

开题报告的作用是什么?

开题报告让我们在正式开始研究之前,对自己计划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系统性地思考和规划,以保证我们计划开展的研究工作是有意义的、可执行的,且与我们计划申请的学位要求是一致的。

开题报告包含哪些内容?

一般来说,研究生秘书会发给我们一个开题报告模板,包含如下主要内容:
1. 拟定的论文标题
2. 研究依据
3. 研究目标和内容
4. 时间安排

拟定的论文标题

很多同学常常会说:“我的论文还没有呢,标题该怎么取呢?现在取了标题,以后还能再改吗?”其实大家不用担心,开题报告中的论文标题只是一个拟定的标题,未来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虽然我们没有论文,标题其实我们心里是有数的。因为我们的“研究规划”中已经划定了“研究目标和内容”,论文的标题一般就可以从“研究目标和内容”中产生。

我们以减肥为例,我的目标是:6个月内减肥5公斤。我可以把论文标题取为“论减肥”或者“减肥的方法”或者“减肥实验”等等。不过,如果这么取标题的话太过泛泛,不够具体。因为减肥有多种途径,而我的研究内容并没有面面俱到,我只是想研究跑步减肥的成效而已。因此,我可以再看一看我的具体实施减肥的步骤:每周跑步3次,每次3公里;每周踢球1场,每场90分钟。那我可以把我的题目取为“跑步减肥的效果”或者“运动减肥的效果”。这个题目就比原来的好得多,因为至少它排除了“节食减肥”、“抽脂减肥”等其它方法。这个题目和我的研究目标和内容更契合。当然,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跑步减肥的效果”还是不够具体,或许我们可以做定量的分析,比如我们在研究内容里比较一下每周跑步3次,每次3公里,和每次跑步5次,每次1.8公里之间进行比较,并控制一下诸如饮食、速度等其它变量。这样我们可以把题目取得更加具体,比如“跑步频率和路程对减肥效果的影响”。这个题目比起最开始得“论减肥”就好得多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或许我们还会研究诸如跑步配速、心率等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从而最终论文题目可能会有所变化。不过不用担心,只要整体的航向是正确的,在执行过程中即使略微偏离了最初的设定也没问题,最终的论文题目我们可以再做修改,而不是在此一锤子买卖,定了就不能改了。

研究依据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制定研究规划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默认:我们的研究是有意义的,可实现的。而“研究依据”的作用就在于:让我们明确地把研究的意义、是否可实现这几个问题分析清楚。因为我们既然打算要花上几年的时间做某项研究,那该研究肯定得是值得做的。

比如苏炳添打算研究黄种人是否能够在百米直道上跑进9秒80。由于现在还没有黄种人能够做到这件事情,在我看来这个研究是有意义的,苏炳添的研究能够让我们知道黄种人在跑步速度上的极限。如果博尔特也打算做一个研究,研究黑种人能否在百米直道上跑进9秒80,我觉得就没什么意义。因为这件事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黑种人是可以做到的,因此意义就不大。如果我是苏炳添的这份开题报告的评审专家,我就愿意接着往下看他打算怎么做研究。而对于博尔特的开题报告,我就会建议他做修改。

除了研究有意义之外,在“研究依据”部分还要说明清楚我们打算做的研究是有可能实现的。还是以跑步为例,如果苏炳添打算研究黄种人能否在百米直道上跑进0.98秒,我觉得这种研究就不可实现。因为目前的百米世界纪录是9秒58,人类不可能在不借助外部工具的条件下,仅凭借自己的两条腿跑进0.98秒。所以,苏炳添应该在“研究依据”中提到自己在东京跑了9秒83,因此跑进9秒80是有可能的。这就令人比较信服。因此,以百米赛跑为例,我们所假想的苏炳添开题报告研究意义就是:认识黄种人的跑步速度极限。可实现性就是:苏炳添在东京跑了9秒83,因此黄种人是有可能跑进9秒80的。

当然,对于一般的科技论文,研究依据除了讲清楚研究意义和可实现性之外,还需要对“研究背景”进行阐述,并对过往的文献进行“文献综述”。因为我刚才举例为百米赛跑,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而科学研究分门别类千差万别,即使是同行专家都未必清楚我们做的事情有什么用,因此需要通过“研究背景”讲清楚我们要做的事情用在什么地方,出现了什么问题导致我们要去开展研究。而“文献综述”部分则需要讲清楚,针对我们打算开展的研究,前人都做过什么,目前进展到了什么地方,还有哪些问题尚未解决,而我们正式打算去解决这些问题(或这些问题中的某一个的)。要把文献综述给做好是需要下功夫的。我并不指望研一新生能够写一篇非常全面的文献综述。但是,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至少要让专家信服:即你打算做的某个研究从最开始直到现在,整个逻辑链条是完整的,而且你最终提出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研究内容和时间安排

开题报告和我们之前讨论过的“研究规划”很类似。实际上,开题报告中的“3. 研究目标和内容”和“4. 时间安排”就属于“研究规划”。由于我们已经讨论过如何制定“研究规划”了,因此此处相同的内容就不再赘述了。只补充一点,就是“研究方法”。

在“研究规划”中,我们没有提及“研究方法”。因为研究规划的重点在于认清我们要做什么,并把事情进行合理的安排。而在开题报告中,仅仅合理地做安排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考虑我们打算如何去完成各项研究内容——这就是“研究方法”要回答的问题。

比如说百米短跑的例子,苏炳添可以有多种方法研究黄种人能否跑进9秒80。一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实验法:他真的跑一次,且真的跑进了9秒80。当然,如果要完成这个实验,在背后肯定有各种手段,比如说如何调整跑步技术,如何锻炼某一块肌肉等等。苏炳添也可以采用理论分析方法,比如他可以用他在东京跑出的9秒83的视频,研究一下当时的风向风速,结合历史成绩分析风速风向对成绩的影响,或许能够得出:如果当时风速是顺风,他就能够跑进9秒80。这就是理论分析方法。我们做其它研究也是类似的,研究内容必须要匹配相应的研究方法。

一般而言,研究方法有: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两大类。这两大类又能细分出许多子类。具体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完全可以通过阅读文献、咨询师长、查看实验室已有设备等方式来确定。

开题报告的撰写

开题报告主要是用于给自己整理思路的,所以按理来说能够让自己看懂就行了。不过,从我指导研究生的经验来看,我强烈建议大家认真仔细地撰写开题报告。原因主要有以下2点。

首先,对你自己来说,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有3-5年的时间。虽然你现在能够看懂自己的开题报告,但是一份潦草的报告往往会让几年后的自己非常头疼——因为你自己已经想不起来当时的想法了。所以,开题报告要好好写。

其次,这件事情关乎态度问题。做科研特别需要戒浮躁。而好好地对待包括开题报告在内的每一份科研文档,这是一个合格的科研人员的必备素质。说白了,科研是研究生的主业。研究生有责任和义务认真对待自己的主业。

我看过的开题报告常常有如下问题:
1. 错别字;
2. 格式不统一,字体大小不一,缩进混乱;
3. 还有很多从网上直接拷贝下来的印记,包括多余的空格,中英文标点符号混用等;
4. 仅仅把开题报告表格填满,根本无视表格中“可附页”的提示。

所以,研究生朋友不要怕开题报告太长,因为你的教学秘书提供给你的开题报告模板是供你参考用的,模板上的空格很小,不够用的话你完全可以再附页——特别是当你在“研究依据”部分附上你的参考文献之后,模板上的空格几乎肯定不够用。

此外,写完开题报告之后务必从头到尾读一遍,把错别字、格式错误更改一下。毕竟,那只是顺手拈来的工作。而且,只要你读一遍,你往往还会再做一些修改,让你的报告变得更好。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推荐《万历十五年》

1 作者简介和书籍简介

《万历十五年》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黄仁宇1918年出生在湖南长沙,193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抗日战争爆发后弃笔从戎,参加中国远征军,进入印度作战。1950年后到美国求学,34岁开始从大学三年级读起,终于1964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1976年在美国所做,最初用英文写成,名字叫做“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意思就是“1578年,一个没发生什么大事的年份”。这本书一开始投稿屡屡碰壁,1981年才有耶鲁大学接受出版。有趣的是,一经出版,就在1982年获得了美国国家书卷奖。与此同时,1982年,中文版在大陆发行。

黄仁宇提出了所谓的“大历史观”。其主要含义在于,叙事不妨细致入微,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看近。当别人拿起放大镜找寻历史人物的是非时,黄仁宇端起了望远镜,从远处来打量那样一个历史时代,在宏观的大方向上是如何走向的,历史为什么会走到那一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中日甲午战争,无论是痛斥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李鸿章、丁汝昌都于事无补。这些任务在历史的进程中确实各自承担着职责,或崇高或卑劣地在历史舞台上表演。但是从望远镜里的大历史角度来看,其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最终的甲午战败。所以说大历史在细节上通过详细的资料进行精细地雕琢与分析,但是在始终在宏大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探寻原因。这就是为什么《万历十五年》不单单是一本历史读物。而我觉得很适合将它在这样一个场合下与大家进行分享。

2 书籍内容简介

《万历十五年》共分为七章,每一章的历史故事分别以一个人为主线进行叙述。从正面提及了万历皇帝朱翊钧,首辅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使海瑞,蓟州总兵戚继光,名士李贽;从侧面提及了如太监冯宝、福王朱常洵、将领俞大猷、刘鋌等人。

首先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嘉靖皇帝是他的爷爷,崇祯皇帝是他的孙子。万历皇帝登基的时候不满10岁。不过根据史料记载,他仪表高贵,“声音发自丹田,深沉有力,并有余音袅袅”。据说他5岁就能够读书。而按照中国旧时的计算方法,那时他的年龄仅仅在3到4岁之间。皇帝每天需要学习三项内容:经书、书法和历史。读完经书后,授课老师可以休息,但是皇帝本人就需要阅读奏章并做指示。中午功课完毕后,皇帝在文华殿进午餐。下午大半天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不过他仍然被嘱咐要复习功课、练习书法、默记历史。

万历从即位初期到亲政的时间段内,是和平发展、欣欣向荣的时代。在万历初年甚至有这么一件事,由于北方连续干旱无雨,庄稼干旱枯死。这时万历皇帝做了一个决定,去天坛祈雨。这次祈雨和其它所有皇帝的祈雨不同,因为他是走路去的。来回大约10公里。他以此向上天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万历朝前十年的最重要的一个人物可以说是首辅张居正。他所接手的明代,已经弊病丛生,暮气沉沉。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试图使王朝获得重生。张居正是一个铁腕人物,在内能搞定掌印太监,在外能培植诸如戚继光这样的亲信将领。他通过他的强硬手腕,丈量全国土地、推动官员绩效考核、清除弊政。一时之间,整个帝国似乎有了起色。北部边疆得到了平定,蒙古人只能乖乖地做生意。内政得到了梳理、黄河河患得到治理,国家财政连年增长。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

与强硬的张居正不同,申时行作为张居正的继任者,他是一个忠厚长者。张居正为了改革,与明帝国的官僚体系产生了太多的冲突。张居正死后,申时行所采取的办法是和稀泥。他的主要精力就在皇帝和官僚集团之间游走,并且尽自己的能力任用合适的官员去办合适的事情。

与张居正和申时行这样的帝国首辅——也就是国家的总理比起来,海瑞的级别就低很多。但从海瑞身上,我们能看到明帝国的上升通道。海瑞,一个脑袋不怎么开窍的读书人,他没有考上进士,凭举人身份候补上知县的时候,已经45岁。不过几年间,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官至二品,最终在南京都察院右都御使任上离世。他一生清廉,也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的故事。

戚继光是一个出色的将领,他建立了令倭寇闻风丧胆的戚家军,评定了倭寇之乱。后来还驻军蓟州,对抗蒙古。现在,八达岭长城脚下还有几年戚继光的浮雕。在他驻守蓟州的时候,蒙古人根本不敢来侵扰。

李贽是一个哲学家,他一心要创造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一旦离开了独立,他的内心就得不到满足。他在为官的时候,经常与上司对抗。因为他重视自己的独立和不羁。他对于那些依靠剥削劳动人民来满足自己富贵生活的人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以上这些是万历十五年中出现的人物。皇帝勤勤恳恳,首辅万里挑一,官员各司其职。但是,以上所说的,只是故事的前面一半内容。故事的后一半内容则相当不愉快。

万历皇帝虽然贵为皇帝,但其实他想做什么都不行。他只能把自己变成一个佛龛,放在神庙里供别人供奉。哪怕是皇帝,他小时候字写得很好,结果被禁止练字,因为写字无关紧要。他想训练部队,结果被文官集团阻止——因为怕万一部队中有人刺杀皇帝。他想巡视地方,这简直就是不务正业,就是那个荒唐的正德皇帝的翻版。他想立自己的小儿子,更是受到了他的臣子的拼死反对。这个皇帝,想做什么都不能。于是也许除了抽鸦片,也没什么别的好干的了。他后来更是几十年不上朝,不见群臣。后世的历史学家也找不到什么线索,只好猜他躲在深宫中抽大烟。很多历史学家甚至说:明朝灭亡,始于万历。

张居正这个天才少年、老道的政治家、改革家,在死后则受到清算。他的家产被抄没,大儿子被逼死,还被人带上了一定“权臣”的帽子。

申时行这个忠厚长者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皇帝立储的事情,受到攻击,最后在几乎所有官员的声讨中被迫退休。

戚继光,这个再造帝国武力的将领,他所建立的戚家军,被明帝国看做是国家的威胁而不是国家的支柱。在张居正死后,戚继光被罢黜。他死的时候,明代官方甚至都没有明文记载。

李贽,这个追求自由的哲学家,内心充满矛盾。他抨击那些吸人民血汗的人,而同时,他自己又依附于那些人生活。他试图追寻个人自由,却永远也跳不出儒家的条条框框。所以他只能被当成异端邪说,最后在狱中自杀身亡。

如果说上面几个人的遭遇让人同情,那海瑞的故事则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位海青天办事想来对人不对事。他自己亲口说,如果碰到诉讼案,宁可亏了富人,也不能亏了穷人。宁可亏了侄子,也不能亏了叔伯。他自以为站在道德的最高点,以为由此可以创造一个美好世界。可惜这个美好世界,只是流氓的天下。

3 对书籍内容的感想

从《万历十五年》中,我看到的是这样一个帝国。它的君主受到良好的教育,按理说应当成为一个明君。帝国的总经理——首辅,从层层的聪明人中脱引而出,不但智力超群,而且受过中央、地方各个职务的考验。帝国的官僚,有上升的通道,哪怕是在不开窍考不上进士的如海瑞一般的读书人,也能经过自己的努力,上升到高级官员的序列。帝国此外能人辈出,涌出的军事天才,再造帝国武力,平定边疆乱局。出现的读书人中,有人追求自由,独树一帜。

然而,这个看起来美好的帝国,里面的人却都不高兴。上述的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人能过自己满意的生活。如果从放大镜里看历史,很多人会觉得是这个人或那个人身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可是不但这些人物不幸,书中还提到了许许多多的侧面人物的不幸。如果一个国家的优秀分子全部都不高兴,全部都是悲剧,那这个国家会是一个喜剧的存在么?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那就是明朝这个朝代已经出了问题。这些人物的悲剧无关个人性格,而是他们冲不破历史的时代牢笼。张居正的铁腕冲不破;申时行的忠厚冲不破;海瑞的古怪冲不破;戚继光的创造冲不破。当内部的力量太强大,以至于把一切固化的时候。只有等待着外部力量来打破原有的格局。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作者认为,明朝的强大的内部力量,就是讲道德不讲法制,重稳定不重发展。文官最终形成集团,成了维护这股强大力量的人群。

舅舅买的录音机

1997年,我念初中时,舅舅为我买了一台录音机,并叮嘱我每天比平时早起一小时,跟着英语教材配套的磁带朗读英语。

第二天5:30我就起了床,洗漱后为全家人煮上粥,然后就开始跟着录音机朗读英语课文。半小时跟读英语课文完毕后,又打开语文课本朗读半小时古诗词。一个小时的朗读完毕后,6:30吃早餐上学去。

自此之后,初中三年每天早晨我都早起晨读,无一天间断。播放、暂停、倒退、再播放。机械的按键声和枯燥的诵读声构成了我家清晨不变的旋律。

后来高中和大学我离家求学,录音机较大携带不便,但早起朗读的习惯一直保持着。后来很多人问我学习的技巧是什么,希望能够找到捷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人早就悟出了这个道理。只是真正能够坚持下来实践的人似乎总是少数。我很庆幸舅舅送了我一台录音机,在那段岁月里用一种可供触摸的质感让我学会了坚持。

制定研究规划

为什么要制定规划?

研究生的学习科研生涯一般是2.5-3年,如果攻读博士学位则一般需要花上4.5-6年。这是一段不短的时间。因此如何安排好这段时间尤为重要。

有的同学本身并没有什么规划,但是他的指导教师抓得非常紧。那他在导师的督促下也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既定的科研任务并顺利毕业。也有的导师相对比较宽松,并不会时时督促。如果一个学生因此而自我放松了要求,虽然平时会悠哉游哉,但往往会在临近毕业之前面临巨大的压力。

我并不喜欢时时刻刻督促学生。我认为规划能力和实施能力也是研究生的一项重要技能。毕竟,与其让别人推着自己走,不如自己好好地规划自己路线。因此,我认为研究生必须要掌握制定规划的能力。

规划包含哪些内容?

规划一般有如下几个要素:目标、事项、时间。

“目标”就是你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实现的。比如说我们打算要减肥,那我应该定一个适合于我的目标。比如我目前身高180cm,体重83公斤。我有点太胖了,所以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6个月内减肥5公斤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目标一定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如果我给自己制定一个1天减肥5公斤的目标,那就不科学。做科研制定的目标也是类似的。比如最近我打算把我的《中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内容进行整理,并形成一本参考教材。那我的目标就是:1年内完成《中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参考教材。

“事项”就是对目标的分解。需要注意的是,它必须进行量化。拿刚才的减肥例子来说,如果我确定了减肥目标,我就需要给自己制定达到上述目标我该做的事情。比如我可以在我的计划上写:跑步、踢足球、多运动等。如果我这么写,那就是一个很蹩脚的计划。因为它不可量化。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在制定计划的第一周,我跑了5次步,踢了2场球。但是慢慢的,跑步变成了1次。因为没有量化,所以我们就很难自我约束。因此,从减肥的角度,我觉得应该这么写:每周跑步3次,每次3公里;每周踢球1场,每场90分钟。相比每天跑步,一周跑3次这个量不是那么难达到,即使偶尔天气不好问题也不大。再比如我打算写一本书,我的“事项”就是:每天写1000字。这样,1个月之后我就能有3万字,1年之内我一定能够完成我的写书计划。

“时间”就是执行“目标”和“事项”的限值。我们的事情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因为,作为一个研究生,你的科研年限是固定的。我相信没有人愿意花上7年时间攻读一个硕士学位,或者10年时间攻读一个博士学位。所以,“时间”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如何界定一个合适的“时间”是个技术活儿。如果我们对于完成时间不那么确定,那我建议可以先针对某个事项试运行一段时间,自己估算一下工作效率,然后再规定自己的时间。当然,我们很有可能再试运行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计划制定得很不合理,比如说原来太过乐观,过低地估计了事情的难度,导致目前来看我们的目标在计划时间内无法完成。那或许我们该和导师一起讨论修正原定的计划了。也有可能我们会发现原来的计划制定得过于轻松,那就需要对计划进行一定的调整。

如何制定规划?

 我们已经知道了为什么要制定规划,也知道了一份完整的规划所必须包含的要素。但是,许多同学在面对制定规划时遇到了问题。一部分同学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另有一部分同学在撰写完了规划之后,不确定规划是否合理可行。那我们该如何做呢?

第一类同学其实很常见。他们的问题发生在制定规划之前。

研究生一年级的新生来到我的课题组后,我的第一个问题总是:“你想做什么研究呢?”,在大部分情况下,我得到的答案都是沉默。我和其他许多老师交流过这个问题,我们发现这似乎是当下这一代学生的共同特征:同学们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主要目的大多是“获得一个文凭”,以便为未来找工作提供敲门砖。

如果攻读研究生学位之前没有想过自己要做什么,那研究生入学之后就必须直面这个问题了。因为如果没能做出像样的成果是拿不到研究生学位的。这一类同学之所以不知道该如何制定规划的根结在于没有研究目标。由于没有了目标,自然遑论研究内容和时间安排。关于如何寻找研究目标,可以展开讲很多。在此处,我只给一些简略的建议:多读书,多读论文(特别是课题组近期研究论文),多和导师和师兄弟交流。读得多想得多了,问题自然就多了。在这些问题中就可以通过甄别找到值得研究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

当新生来到我的课题组而不知道该干什么时,我给的第一个建议往往就是:建议你以XXX、XXX、和XXX作为关键词,对该领域的论文进行泛读,尝试寻找自己想要做的方向。两周以后再来和我讨论。

第二类同学的问题发生在制定规划之后。虽然写好了规划,但是他们不确定这份规划是否是一份高分规划。

其实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想规划,不同的人有适合自己的不同的规划。规划就好像一件衣服一样,穿在别人身上好看的衣服穿在你的身上未必好看。既然规划具有强烈的个人特征,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确定我们制定的规划是否适合自己呢?

首先,我们制定完了一份规划之后,可以对该规划进行自我检查。检查包括几个方面:目标是否明确?完成各项内容之后是否就能够达到目标?时间节点是否清晰?能否在时间节点之前完成目标?目标和内容是否量化?

其次,我们应该和师兄弟进行讨论。我们总说,自己往往最不了解自己。此时,通过旁观者的角度,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审视自己的规划。而且,旁人往往能够提出许多我们自己未想到的问题。此时我们应该做到虚怀若谷,毕竟别人并没有什么义务来为我们修订计划。因此,认真地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如果别人提的问题你考虑过,那就和别人探讨你的应对计划是否合理。如果别人提的问题你没有考虑过,那你应该为此感到高兴,因为你对你的问题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第三,找自己的导师讨论计划。因为自己的师兄弟往往经验不足(高年级的博士研究生一般来说经验会比较丰富),而自己的导师一般都有丰富的经验,能够给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而且,话说回来,学生的研究计划必须得导师同意才能开展呢。在导师这里,除了目标、内容和时间之外,还可以和导师讨论资源的投入。毕竟,做研究是需要不少的投入的:购置硬件设备、软件、材料,租用仪器、机时等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些问题师兄弟一般回答不了,得和导师一同协商。

最后,在规划基本确定之后可以试运行一段时间。3-5年的规划基本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之际执行了。实际执行的具体安排我们后面再说。在此处我只简略讲几点:先把3-5年的年度规划写下来,把今年的任务细分为季度规划,再把本季度的任务细分为月度规划,再把本月的任务细分为每周计划,最后把本周计划具体到天。然后按照计划去把当天的任务完成。前面已经说过,规划具有强烈的个人特征。每个人基本功不同、兴趣不同、做事情的效率也不同。因此,对于自己的计划可以先按照计划试运行1-2周,用于检测自己的任务量是否恰当。过轻的任务量会让人悠闲懒散,士气低迷;而过重的任务量同样会让人萎靡恐惧,自信心倍受打击。因此,需要通过1-2周时间的任务完成情况检查自己的规划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则可以对规划进行调整。